药植所海南分所“沉香等珍稀南药诱导形成机制及产业化技术创新团队”在奇楠种质物种来源鉴定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已成功鉴定该种质的物种来源为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该研究成果以“Genetic relationship and sourc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58 Qi-Nan germplasms of Aquilaria species in China that easily form agarwood”为题在国际生物学期刊《PLOS ONE》2022年6月发表。
奇楠种质是一类易结香的沉香属植物种质资源,目前主要通过嫁接方式进行扩繁,近年来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和福建等地大规模种植。由于奇楠种质的物种来源没有权威的说法,关于物种来源众说纷纭,严重影响了奇楠种质产业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
研究团队通过调查广东和海南等地的奇楠种质种植基地,收集了市场上主流的58份奇楠种质资源,其中包括糖结、千里香、绿油王、透顶绿、油叶子、紫棋、大叶婆、蓝宝石、葡萄藤和指天椒等。利用形态特征比较、DNA barcoding鉴定以及系统发育树构建等综合分析,最终成功鉴定奇楠种质的物种来源为白木香A. sinensis。
奇楠种质物种来源的成功鉴定不仅明确了该种质资源的来源情况,也可为普通白木香所产沉香与奇楠种质所产沉香的化学成分分析提供科学依据。而关于白木香所产沉香与奇楠种质所产沉香的化学成分对比分析结果将以“Chi-Nan agarwood germplasm is a new chemotype of Aquilaria sinensis”为题进行公开发表。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6401)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7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