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的“沉香通体结香技术”成功入选《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技术清单(2025)》,这标志着该技术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沉香结香方法的瓶颈,提升了产量与品质,是目前最适宜在栽培林中使用的沉香结香技术之一。其入选不仅展示了海南在沉香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及其海南分所的“沉香等珍稀南药诱导形成机制及产业化技术创新团队”是国内外从事沉香研究最大的团队之一。自2013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首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以来,研究团队依托“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南省重大科技研发专项等项目支持,持续开展沉香结香机理、沉香品质分析、标准建立等多方面的研究。团队通过植物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首次成功解析了“伤害诱导白木香防御反应形成沉香机制”,并创新发明了“通体结香技术”,解决了传统结香技术效率低、品质不稳定的难题。 “通体结香技术”通过精准的伤害诱导激发沉香树的防御反应,实现了整个树体内高效、稳定且优质的沉香结香。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技术大幅提升了产量,结香时间从数年缩短至18个月,且产量提高10倍以上,质量接近野生沉香。技术已在海南等多个省份、东南亚10国推广,累计结香65万株。技术配套的“每树系统”确保全过程可追溯,保障了沉香的安全性和质量。该技术已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多个奖项,助力沉香产业的千亿市场建设,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技术清单的发布,不仅凸显了中国在绿色技术创新领域的优势,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将继续推动沉香产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助力全球绿色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科技合作与生态文明建设。
|